shū

书法


拼音shū fǎ
注音ㄕㄨ ㄈㄚˇ

繁体書法
词性名词

书法

词语解释

书法[ shū fǎ ]

⒈  书写艺术,特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。

中国之画与书法为缘,而多含文学之趣味。——蔡元培《图画》

calligraphy;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代史官修史,对材料处理、史事评论、人物褒贬,各有原则、体例,谓之“书法”。

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:“董狐,古之良史也,书法不隐。”
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惑经》:“故知当时史臣各怀直笔,斯则有犯必死,书法无捨者矣。”
宋 谢采伯 《密斋笔记》卷四:“《论语》书法之严,即《春秋》书法也。”
明 刘基 《春秋明经·郑伐许郑伯伐许》:“盖与 郑 伐 许、郑伯 伐 许 之书法同矣。”

⒉  文字的书写艺术。亦指书法作品。

《南齐书·周颙传》:“少从外氏车骑将军 臧质 家得 卫恒 散隶书法,学之甚工。”
宋 钱愐 《钱氏私志》:“元章 书法之妙,今日可谓第一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八回:“作诗的从古也没有这好的。又且书法絶妙,天下没有第三个。”
周扬 《在中国书法家第一次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》:“书法作为一门 中国 独特的艺术,我们应该重视它。”

⒊  指汉字形体。

清 叶名沣 《桥西杂记·壹贰叁肆等字》:“至如 秦 汉 碑,惟一二三书法不同。”

⒋  措辞方式。

吕叔湘 《<通鉴>标点琐议》:“《通鉴》书法,‘夜’一字为句,必有所承。上文未说何日之事,‘夜’字连下读,‘夜’字点断,意为‘到了那天夜里’;‘夜’字不断,意为‘趁夜里’。”

国语辞典

书法[ shū fǎ ]

⒈  毛笔字书写的方法。主要讲执笔、用笔、点画、结构、分布等方法。是我国传统艺术之一。

⒉  史家记事的体例笔法。

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:「孔子曰:『董狐,古之良史也,书法不隐。』」

⒊  以毛笔书写的文字作品。

如:「这篇书法笔力遒劲,令人激赏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书法"的意思解释、书法是什么意思由中文迷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我一蹦一跳地走大街上唱着歌儿,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。因为我在书法课上赢得了林波老师的赞扬,难免有一些沾沾自喜。

2.你这篇文字书法标新立异,字字笔走龙蛇,切实是书法中的"下里巴人",堪称妙笔生花,不同凡响。

3.书法不过一技耳,然立品是第一关头。品高者,一点一画,自有清刚雅正之气;品下者,虽激昂顿挫,俨然可观,而纵横刚暴,未免流露楮外。

4.于右任的书法雄豪婉丽,冲淡清奇,其中蕴含着他的学识风范.

5.王明同学虽然伤残无手臂,但是他却能用双脚书写,并获儿童书法奖。他是靠锲而不舍的努力,才使铁杵成针的。

6.相信通过学习,您能掌握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。

7.你这篇文字书法别具一格,字字笔走龙蛇,实在是书法中的"阳春白雪",可谓妙笔生花,不同凡响。

8.孔孟之道遍及世界,中华文明源远流长,唐诗宋词博大精深,戏曲书法流芳百年,国际母语日,讲好中国话,将中国文华发扬光大,爱我大中华,愿祖国昌盛!

9.一位书法家有时要夸张某个字的一个笔画的粗细,将其故意拉直或卷曲。

10.西夏的绘画、雕塑、书法、建筑等艺术形式的成就,都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,不少西夏的艺术珍品,来自西夏佛事活动的用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