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àng

荡覆


拼音dàng fù
注音ㄉㄤˋ ㄈㄨˋ

繁体蕩覆

荡覆

词语解释

荡覆[ dàng fù ]

⒈  动摇颠覆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动摇颠覆。

《三国志·魏志·高贵乡公髦传》:“诸葛诞 造为凶乱,盪覆 扬州。”
《旧唐书·王重荣王处存等传赞》:“乾坤盪覆,生聚流离。”
宋 王禹偁 《重修北岳庙碑奉敕撰》:“乏祀虐民,自作败亡之计;彼曲我直,坐观盪覆之期。”
毁坏;颠覆。 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三年》:“盟 叔孙氏 也,曰:‘毋或如 叔孙侨如 欲废国常,荡覆公室。’”
三国 魏 曹操 《薤露行》:“荡覆帝基业,宗庙以燔丧。”
唐 刘长卿 《登吴古城歌》:“黄池 高会事未终,沧海横流人荡覆。”
明 刘元卿 《贤奕编·金陵义猫》:“金陵 閭右子 荡覆先业,不胜逋责,决意自尽。”

分字解释


※ "荡覆"的意思解释、荡覆是什么意思由中文迷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

造句


1.薤露行,惟汉廿二世,所任诚不良。沐猴而冠带,知小而谋疆。犹豫不敢断,因狩执君王。白虹为贯日,己亦先受殃。贼臣持国柄,杀主灭宇京。荡覆帝基业,宗庙以燔丧。播越西迁移,号泣而且行。瞻彼洛城郭,微子为哀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