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óngnián

同年


拼音tóng nián
注音ㄊㄨㄥˊ ㄋ一ㄢˊ

同年

词语解释

同年[ tóng nián ]

⒈  相同的年份。

同年出生。

the same age; the same year;

⒉  b 〈方〉:年纪相同。

⒊  科举考试同榜考中的人。

同年曰君赐不可违。——宋·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
having passed 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in the same year;

引证解释

⒈  年龄相同。

《后汉书·乐成靖王党传》:“﹝ 刘党 ﹞与 肃宗 同年,尤相亲爱。”
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顾悦 与 简文 同年,而髮蚤白。”
巴金 《家》二:“琴 和 觉民 同年,只是比他小几个月,所以叫他做表哥。”

⒉  同一年。

唐 杜甫 《哭李尚书》诗:“漳 滨与 蒿里,逝水竟同年。”
杨伦 笺注:“言生病死葬,皆在是年也。”
《三国演义》第一回:“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,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。”

⒊  “同年而语”的略语。

《南史·赵知礼蔡景历等传论》:“赵知礼 蔡景歷 属 陈武 经纶之日,居文房书记之任,此乃 宋 齐 之初 傅亮 王俭 之职。若乃校其才用,理不同年,而卒能膺务济时,盖其遇也。”
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鉴识》:“加以二传(《公羊传》、《穀梁传》)理有乖僻,言多鄙野,方诸 左 氏,不可同年。”

⒋  古代科举考试同科中式者之互称。 唐 代同榜进士称“同年”, 明 清 乡试、会试同榜登科者皆称“同年”。 清 代科考先后中式者,其中式之年甲子相同,亦称“同年”。

唐 李肇 《唐国史补》卷下:“﹝进士﹞俱捷谓之同年。”
元 萨都剌 《送郑天趣进柑入京》诗:“同年若问儂消息,为説愁来奈病何。”
《醒世恒言·张廷秀逃生救父》:“你我虽则隔省同年,今日天涯相聚,便如骨肉一般。”
清 顾炎武 《生员论中》:“同榜之士,谓之同年。”
《老残游记续集遗稿》第二回:“宋次安 还是我乡榜同年呢!”
清 赵翼 《陔馀丛考·同年》:“余庚午乡举, 宛平 黄叔琳 开府係前庚午举人,曾为先后同年之会;大学士 史铁崖 并及见先后进士同年,真为盛事。”
清 阮葵生 《茶馀客话》卷二:“乾隆 己未, 赵秋谷 与新贵遥认同年, 沉归愚 诗云:‘后先己未亦同年。’”

⒌  古 安南 苗民互称。参见“同年嫂”。

⒍  浙江 江山 一带称船家为“同年”。因船家多 桐严 ( 桐庐、严州 )人, 桐严 与同年,音近而讹。参见“同年妹”、“同年嫂”。

国语辞典

同年[ tóng nián ]

⒈  同时。

《文选·贾谊·过秦论》:「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,比权量力,则不可同年而语矣。」

⒉  年岁相同。

《晋书·卷六六·刘弘传》:「弘有干略政事之才,少家洛阳,与武帝同居永安里,又同年,共研席。」

⒊  科举时代称同榜或同一年考中者。

《醒世恒言·卷二〇·张廷秀逃生救父》:「你我虽则隔省同年,今日天涯相聚,便如骨肉一般。」

英语the same year

德语gleiches Jahr

法语de la même année, du même âge

分字解释


※ "同年"的意思解释、同年是什么意思由中文迷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不同文化层次、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,几乎都津津有味地把它看作小品、滑稽剧、伦理道德片、趣味动画片、世象纪录片。

2.挽着你的手臂彻夜逃避,漫天烽火失散在同年代中,仍可同生共死。

3.唐代元和年间的著名诗人施肩吾和赵嘏,本是同年及第的进士,但文人互轻,两个人谁也不服气谁,经常明争暗斗,争长论短,有时候弄得大家很不愉快。

4.因此,田文镜反戈一击,说李绂与河南当地官员结党营私,搞小圈子,他们属于同年,我田文镜此举纯粹是打击朋党政治,同时澄清张球不是混球儿,操守优良。

5.同年,香港名作词人林振强则因淋巴癌过世,噩耗频传。

6.相交贵在知心,我们是战场上相互照顾过的弟兄,本不用那些繁文缛节!所谓弟兄,不用什么同年同月同**,荣辱与共、互信互爱而已!

7.刘备、关羽、张飞在桃园举行过八拜之交后,三人相约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,但求同年同月同**。

8.刘备、关羽、张飞在桃园举行过八拜之交后,三人相约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,但求同年同月同**。

9.新快报讯记者朱烁然王永强报道为了平衡不同年级间的收费差距,东莞民办小学将划分为两个学段分别收费,预计今年秋季起实行。

10.晚晴官场的称呼可算是五花八门,带点亲故的一般称呼字号,同省同乡那是世谊,另外还有同窗、同门、同年,甚至连年纪一般,也能拉交情算是同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