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e

得已


拼音de yǐ
注音˙ㄉㄜ 一ˇ

得已

词语解释

得已[ de yǐ ]

⒈  谓得以了结。

⒉  谓出于自己的意愿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得以了结。
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梁 尝有 櫟阳 逮,乃请 蘄 狱掾 曹咎 书抵 櫟阳 狱掾 司马欣,以故事得已。”

⒉  谓出于自己的意愿。

唐 王昌龄 《箜篌引》:“何用 班超 定远侯,史臣书之得已不?”
宋 曾巩 《上欧阳舍人书》:“今者欲奉亲数千里而归先生,会须就州学,欲入太学,则日已迫,遂弃而不顾,则望以充父母养者,无所勉从,此岂得已哉?”
《元典章·兵部一·逃亡》:“随路民户,或困於公役,或逼於私债,逃窜失业,谅非得已。”

分字解释


※ "得已"的意思解释、得已是什么意思由中文迷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不为福先,不为祸始。感而后应,迫而后动,不得已而后起。

2.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我们又怎么会在外面风餐露宿的呢。

3.没有激情、没有消遣、无所事事、无所用心,他感到自身的虚无、卑微和弱小,总觉得已经被人抛弃和鄙视,从灵魂深处产生了阴沉、悲哀、恼怒和绝望。

4.张梁左思右想,实无善策,不得已问道。

5.一个人损害另一个人在多数情况下,是出于迫不得已,一个人要发迹,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,必然要踩倒别人。斯特林堡

6.最初的一心一意深信不疑,不能没有你,最后的情非得已身不由己,当物换星移今夕是何夕。

7.据我自己的经验,几乎没有遇见过一个喜欢远行的现代流浪者是偏激、固执、阴郁、好斗的。反之,那些满口道义、鄙视世情的书斋文人如果不得已参加某种集体旅行,大多连谁推扛行李、谁先用餐、谁该付款等琐碎问题也无法过关。

8.他们让我相信,轰炸是因为我们的政府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,杀死我的家人是不得已而为之,为了制止更大的罪恶。

9.周姨命在旦夕之间,我见不得我母亲还有烟儿悲痛欲绝,所以不得已拿出这两张药方救周姨一命。

10.事实上,中央这一次的调控不是一刀切,而是‘软着陆’,越来越多的开发商选择商业地产,也是不得已而为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