淫心匿行的成语故事


淫心匿行

拼音yín xīn nì xíng

基本解释谓思想邪乱、行为不正。

出处汉·赵哗《吴越春秋·勾践伐吴外传》:“后三日,复徙军于隽李,斩有罪者三人以徇于军日:‘其淫心匿行不当敌者如斯矣。’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淫心匿行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淫心匿行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木本水源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九年》:“我在伯父,犹衣服之有冠冕,木水之有本原,民人之有谋主也。”
将计就计 元 李文蔚《张子房圯桥进履》:“将计就计,不好则说是好。”
首身分离 《战国策·秦策四》:“刳腹折颐,首身分离。”
上无片瓦,下无插针之地 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:“上无片瓦,下无卓锥,学人向什么处立?”
一哄而起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地方上百姓动了公愤,一哄而起。”
抱恨黄泉 唐·李贤等引注《邕别传》:“臣所在孤危,悬命锋镝,湮灭土灰,呼吸无期。诚恐所怀随躯腐朽,抱恨黄泉。”
刀耕火种 宋 陆游《雍熙请机老疏》:“山宿山行,平日只成露布;刀耕火种,以今别是生涯地。”
半夜三更 元 马致远《青衫泪》第三折:“这船上是什么人,半夜三更,大呼小叫的。”
珠玉之论 《书言故事·谈论类》:“不聆珠玉之论。”
心烦意乱 战国 楚 屈原《楚辞 卜居》:“屈原既放三年,不得复见,竭智尽忠,蔽鄣于谗,心烦意乱,不知所从。”